中国人应该有的国学精神之二
发布日期:2015-07-21浏览:1272
西方在人类精神领域的探索,其深度和广度远不及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近代以来西方更加崇尚理性,使之物质科技得到极大发展,掌握着全球主要话语权。然而遗憾的是西方精神方面的探索并未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深化,而是迷惘了。某些后现代哲学家甚至将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大师的一些灵性超越的理念,给无情的解构了!这样只能造成更大的思想昏乱! 我发现目前西方文化只能加速人类动物化!将人异化为物!这不等于自戕吗!目前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环境污染、天灾人祸等负面效应,也使得西方的有识之士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华文化。 伟大的儒释道文化的光辉灵性亘古灿烂,经过时间的洗礼,三教已然合一,当然也有核心与外围之别。宛如一座金字塔,塔尖是佛学,塔中是道学,塔底是儒学。假如不能深刻理解佛学,就很难深刻理解儒道的精神实质!所以,没有佛学背景的研究者,或者拿着各种主义去生搬硬套的人,是很难抵达老子和孔子的心缘,真是有负圣人之恩呀!可惜的是很多人认为佛学是宗教,甚至一些愚痴之人认为佛学是迷信,这样就影响了佛学的传播,也使得儒家、道家失色不少! 当然,无论厚古薄今或者厚今薄古都是走极端,而时下有些人总是喜欢厚今薄古,动不动就扣上封建主义。还有些人抬出鲁迅先生的文章来反对国学,我想鲁迅先生仍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得力传播者之一!鲁迅先生的力作《中国小说史略》就是国学方面的经典之作。 困扰我们的许多矛盾无法得以解决,其根源恰好在于我们数典忘祖,轻视了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使得我们的心灵找不到皈依之所,漂泊在物欲的表面,享受不到安宁和愉悦,也体验不到真正的幸福和美感。比如企业管理,自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在西方被视为经典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在中国企业实施几乎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诸如:全面质量管理、质量认证体系、企业文化识别系统、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准时制生产、六西格玛、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柔性生产、敏捷制造、并行开发、虚拟组织等等,无论业界怎麽炒作,效果都是很不理想,只有我们这些长年在企业干的人心里最清楚。鼎鼎大名的麦肯锡在中国也创下了失败的案例。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劳资双方的思想没有统一在一个使命、一个理念、一个目标上,那么外在的管理模式就无法完美的发挥出效果,即使有些效果也难以持久。 其实国有企业的管理一直是相当不错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国企后来有一段时间好像跟不上形势了,其实并非管理上落后了,而是受诸如企业办社会、机制不灵活、治理结构的问题、公平优先还是效益优先的问题、再分配不均衡等因素的困扰,这些困难是企业自身无法完全解决的。后来经过调整国有企业还是走在前列,大部分上市公司还是国有企业。 人类的整体发展理念,人的精神塑造是何等重要! 全人类都应该治本求末,而不是舍本求末,如果一味的舍本求末,到头来连末也会一并丧失。从我接触的文章资讯来看,大部分抵制国学的人,其本身都没有静下心来透彻的研究过国学,在没有很好解读经典的前提下就贸然发表言论,有失一个作者的严谨。当然还有一些自诩为国学大师的人,完全是亵渎国学,真正的佛者、道者、儒者是不可能自封为大师的。这部分人大都是利欲熏心的人。国学怀着强烈的未来意识、人类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希望有识之士共同推动儒释道在当代社会的弘扬,尤其是与企业管理的对接和应用。看到一篇文章称,某自诩为国学大师的人,说出不负责任的话:我只管讲《论语》,企业家对不对接是他们的事。请问你如果没有能力对接,我花那么多钱来听什么?还不如自己买本《论语》,对着古汉语词典慢慢啃。因此,要想为企业家讲国学,必须同时具备中西方哲学知识、国学知识、管理理论、长期管理实践,这四个条件缺一样都是不合格的。 弘扬国学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在整个世界的目光都转向东方醒狮的今天,谁也别想阻挡这滚滚的历史洪流。我相信中国一定能缔造出对全人类具有借鉴意义的哲学理念、国家理论、社会理论、管理理论、发展理论。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难道不应该支持这项事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