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之道-哲商
发布日期:2015-07-22浏览:2917
大商之道-哲商
儒商是中国目前对于商人的最高赞誉,但中国商人要走向更高的境界,中国企业要引领世界潮流,哲商是必然之路。
商人自中国历史上来看,他们生活在国土的各个角落,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然后他们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最底层,要么被遗忘,要么被妖魔化,由于政治的历史的原因,他们始终无法形成一支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
商人的分类
纵观中国的商业史,中国的商人基本上可以分成二类,一类是投机客和政府代理人,依靠从政府获取稀缺资源,或者获得商业上的特权,以此作为市场交换的手段获取经济利益,这在中国两千多年在商业历史当中是最主流的一种.另外一类就是商业专业经营者,按现在说法就是企业家,完全依靠个人经营,通过市场的手段获得利益.最早从手工业者开始,直到近代才形成初步的独立力量,摆脱对于官场的依赖。
商人的层次:(将哲商的三层表格放上)
总的来说,商人分为三个层次:和境界:
最低一层是小商,可以称之为才商。有经营之才,懂市场,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而灵活调整。这在中国数量最为广大,无数的商人靠着在商海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经验和良好的观察、模仿及学习能力,在小范围内能够稍有立足和盈利。但这种模式持久性差,“天花板”效应较为明显。
再上一层是中商,可以称之为儒商。儒商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素质,风范儒雅,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中国传统上对于商人的最高要求和最好赞誉。他有两个维度:
内在维度:这里指的是其根本素养,个人风范儒雅,有君子之德,这是个人品德的外化体现,讲究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有同理心。
外在维度:从商人对待他人及社会的关系上看,儒商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心里有底线,儒商非不爱财,更讲究的是获取财富的手段和正当性,符合天道、人伦及常理。同时在获取财富的同时,主动承担作为商人阶层对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部分有良好悟性和素养的才商,能过领悟、学习,上升到了儒商的层面,儒商通过内在维度获得了真正的美誉度,通过外在维度获得广泛的知名度,两者相互影响,最终能够帮助儒商实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市场的和谐统一。
最高层面就是大商,可以称之为哲商。这是真正的企业“家”,能在儒商的基础上再上一层,融汇古今,横贯中西,具有独立思辨能力并自成一体,能根据个人和企业特点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将古今智慧与商业经营及生活融会贯通并凝塑出独成一体的人生和经营管理哲学并指导商业实践和生活,这种理念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指导性,可复制性。在人生境界上达到“立言”的阶段。同时积极帮助周围取得成功,成为商业上的典范。
除了儒商的两个维度,他还有另外两个维度:
哲学维度:结合实践能够融会贯通,自成一体。能够明白人道天道之所在并顺应之。 首先从大量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通过经验的理性分析、验证和提炼形成理论,能过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升华为哲学体系,形成了有指导性的商业思想。
社会维度:能够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通过帮助周围,最终实现共同成功,正如老子所言: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无私而成其私。能过哲商的社会维度,获得真正的美誉度和忠诚度,达到哲商的立德之境界。
部分具有良好悟性及总结分析能力的儒商,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超越和创新,在境界上有所升华,在思维高度上有所提升,在不断的学习和转变中,达到哲商的境界,哲商是商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古代商人鼻祖范蠡退隐后将治国理念融会贯通,用在商业经营中,《史记.货殖列传》‘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即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同时他充分观察和运用自然规律,将天文运行与农业丰歉进行了周期性研究,并据此预测粮食生产的周期性变化趋势,形成了经营的策略,“岁星运行到金的位置时是丰收年,在水位是涝灾年,在木位时可能有饥荒,在火位时则是大旱之年,每隔6年有一次丰收,一次平年,每隔12年出现一次饥荒”,他将天文知识与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将行星与太阳的运动规律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以长期循环波动的眼光看待商业,对于经济及产业周期有充分的认识。在结合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候时转物”的商业思想,根据季节、时令变化而转运不同的商业,通过农业丰歉的规律掌握价格的运行规律来做出商业决策。并且注意的资金流动效率的影响,主张“货无留,无敢居贵”,强调薄利多销,认为一种商品一旦昂贵,大家都会去生产,自然就会变得便宜,太便宜了,没人生产又会变得昂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财币欲其行如流水”。这些经营思想对于现在来说也未显陈旧。
范蠡在富裕的同时也不断帮助周围的人最得成功,史记上曾记载他曾经帮助一个叫顿的人成为大富豪,他也数次散尽家财与乡邻亲戚,有好德之名。
范蠡的商业经营顺乎天道,合乎人道,可谓中国古代最早的哲商典范。
在“哲商”体系中,“儒商”只是商人人生修习的较高阶段,而不是最高境界。
“哲商”与“儒商”的最大的差异在于“哲商”能够悟出独成一体的人生与管理哲学,而且这种理念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指导性,可复制性。在人生境界上达到“立言”之不朽阶段。
它与“儒商”的差别还在于“哲商”是能够把自己的成功理念用于造福于周围,而儒商则是在成就自我的时候向大众布施一点恩惠。“哲商”是成就自己,进而成就大众,实现普世意义上的超越自我。还有就是“哲商”的知识涵养的要求要更高,它不仅要懂得君子求财,取之有道;重义轻利的义利观;还要比儒商在为人处世、经商管理自己事业上都要更有智慧。这就要求“哲商”需具备一定的国学涵养,对传统文化精髓有深切的认知。
古往今来,历代伟人唯以博闻修身,方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图伟略。成就伟大企业家,只有通过修身以培育人文情怀,具备广阔的胸襟,同时有横跨古今之博闻,明鉴历史得失之大德,方可成就伟业。一个没有人文底蕴的管理者,成一时之功易,成一世之功难。领导者的视野、修为、思维模式和人文底蕴决定了事业发展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和长度。中国企业的发展在借鉴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更要借重东方传统智慧的伟大力量,将中华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理念和工具进行有机结合,是中国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哲商”作为学习型、教导型企业家,就要能够将古今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
管理是一种有目标,有组织的行为。但是,从历史上看,管理要达到这种高度自觉的阶段,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的。这一发展过程,可以简要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人文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哲学管理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文管理阶段。这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主要管理方式。科学管理时代是管理发展的第二阶段。以经济管理为主要内容。极其青睐对科学方法的运用,认为一切都可以用科学知识来解决。即人们常说的“工具理性”,美国的经济危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管理方式的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
哲学管理阶段也称为后现代化管理,它代表着管理学发展的新方向,从管理的发展角度来看,哲学管理并不是对“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全面否定,而是对两者的综合和扬弃。具体说来,哲学管理就是要综合文化管理与科学管理的长处,把伦理与管理,文化与科学,感性与理性,整体与分析统统结合起来,既不否定科学技术、分析方法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又不忽视社会人文和人的主观因素在管理中的影响因素,从而把管理推进到一新的高度。因此它代表着管理学自身发展的一新方向。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以阿米巴的管理创新而名闻于世,亲手创造了两家五百强企业并拯救了陷入危机的日本航空,将总结了其主要的经营理念即哲学管理,管理就是管人心,能使天下归心的只有文化。
从管理的发展历程上来看,21世纪的管理必然进入一个后现代化管理的阶段,即哲学管理阶段。
“以人为本的中国式管理”是近年来管理学界倡导的西方现代管理改良理念,它是在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增强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元素张力在管理学领域的体现,同时它也是目前人们探索后现代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生存的救世良方。
九州书院“哲商”概念的提出、哲商研究院的成立以及“哲商”哲学体系的初步建立是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新的生命,以锤炼哲学思维为切入点也是顺应现代管理发展规律,为现代企业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文化的复兴,具有高境界的哲商将引领着整个中国的商业价值体系并成为全球商业的典范。
文/谭耀华 九州书院常务副院长 《哲商》杂志主编
儒商是中国目前对于商人的最高赞誉,但中国商人要走向更高的境界,中国企业要引领世界潮流,哲商是必然之路。
商人自中国历史上来看,他们生活在国土的各个角落,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然后他们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最底层,要么被遗忘,要么被妖魔化,由于政治的历史的原因,他们始终无法形成一支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
商人的分类
纵观中国的商业史,中国的商人基本上可以分成二类,一类是投机客和政府代理人,依靠从政府获取稀缺资源,或者获得商业上的特权,以此作为市场交换的手段获取经济利益,这在中国两千多年在商业历史当中是最主流的一种.另外一类就是商业专业经营者,按现在说法就是企业家,完全依靠个人经营,通过市场的手段获得利益.最早从手工业者开始,直到近代才形成初步的独立力量,摆脱对于官场的依赖。
商人的层次:(将哲商的三层表格放上)
总的来说,商人分为三个层次:和境界:
最低一层是小商,可以称之为才商。有经营之才,懂市场,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而灵活调整。这在中国数量最为广大,无数的商人靠着在商海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经验和良好的观察、模仿及学习能力,在小范围内能够稍有立足和盈利。但这种模式持久性差,“天花板”效应较为明显。
再上一层是中商,可以称之为儒商。儒商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素质,风范儒雅,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中国传统上对于商人的最高要求和最好赞誉。他有两个维度:
内在维度:这里指的是其根本素养,个人风范儒雅,有君子之德,这是个人品德的外化体现,讲究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有同理心。
外在维度:从商人对待他人及社会的关系上看,儒商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心里有底线,儒商非不爱财,更讲究的是获取财富的手段和正当性,符合天道、人伦及常理。同时在获取财富的同时,主动承担作为商人阶层对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部分有良好悟性和素养的才商,能过领悟、学习,上升到了儒商的层面,儒商通过内在维度获得了真正的美誉度,通过外在维度获得广泛的知名度,两者相互影响,最终能够帮助儒商实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市场的和谐统一。
最高层面就是大商,可以称之为哲商。这是真正的企业“家”,能在儒商的基础上再上一层,融汇古今,横贯中西,具有独立思辨能力并自成一体,能根据个人和企业特点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将古今智慧与商业经营及生活融会贯通并凝塑出独成一体的人生和经营管理哲学并指导商业实践和生活,这种理念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指导性,可复制性。在人生境界上达到“立言”的阶段。同时积极帮助周围取得成功,成为商业上的典范。
除了儒商的两个维度,他还有另外两个维度:
哲学维度:结合实践能够融会贯通,自成一体。能够明白人道天道之所在并顺应之。 首先从大量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通过经验的理性分析、验证和提炼形成理论,能过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升华为哲学体系,形成了有指导性的商业思想。
社会维度:能够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通过帮助周围,最终实现共同成功,正如老子所言: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无私而成其私。能过哲商的社会维度,获得真正的美誉度和忠诚度,达到哲商的立德之境界。
部分具有良好悟性及总结分析能力的儒商,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超越和创新,在境界上有所升华,在思维高度上有所提升,在不断的学习和转变中,达到哲商的境界,哲商是商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古代商人鼻祖范蠡退隐后将治国理念融会贯通,用在商业经营中,《史记.货殖列传》‘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即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同时他充分观察和运用自然规律,将天文运行与农业丰歉进行了周期性研究,并据此预测粮食生产的周期性变化趋势,形成了经营的策略,“岁星运行到金的位置时是丰收年,在水位是涝灾年,在木位时可能有饥荒,在火位时则是大旱之年,每隔6年有一次丰收,一次平年,每隔12年出现一次饥荒”,他将天文知识与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将行星与太阳的运动规律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以长期循环波动的眼光看待商业,对于经济及产业周期有充分的认识。在结合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候时转物”的商业思想,根据季节、时令变化而转运不同的商业,通过农业丰歉的规律掌握价格的运行规律来做出商业决策。并且注意的资金流动效率的影响,主张“货无留,无敢居贵”,强调薄利多销,认为一种商品一旦昂贵,大家都会去生产,自然就会变得便宜,太便宜了,没人生产又会变得昂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财币欲其行如流水”。这些经营思想对于现在来说也未显陈旧。
范蠡在富裕的同时也不断帮助周围的人最得成功,史记上曾记载他曾经帮助一个叫顿的人成为大富豪,他也数次散尽家财与乡邻亲戚,有好德之名。
范蠡的商业经营顺乎天道,合乎人道,可谓中国古代最早的哲商典范。
在“哲商”体系中,“儒商”只是商人人生修习的较高阶段,而不是最高境界。
“哲商”与“儒商”的最大的差异在于“哲商”能够悟出独成一体的人生与管理哲学,而且这种理念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指导性,可复制性。在人生境界上达到“立言”之不朽阶段。
它与“儒商”的差别还在于“哲商”是能够把自己的成功理念用于造福于周围,而儒商则是在成就自我的时候向大众布施一点恩惠。“哲商”是成就自己,进而成就大众,实现普世意义上的超越自我。还有就是“哲商”的知识涵养的要求要更高,它不仅要懂得君子求财,取之有道;重义轻利的义利观;还要比儒商在为人处世、经商管理自己事业上都要更有智慧。这就要求“哲商”需具备一定的国学涵养,对传统文化精髓有深切的认知。
古往今来,历代伟人唯以博闻修身,方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图伟略。成就伟大企业家,只有通过修身以培育人文情怀,具备广阔的胸襟,同时有横跨古今之博闻,明鉴历史得失之大德,方可成就伟业。一个没有人文底蕴的管理者,成一时之功易,成一世之功难。领导者的视野、修为、思维模式和人文底蕴决定了事业发展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和长度。中国企业的发展在借鉴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更要借重东方传统智慧的伟大力量,将中华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管理理念和工具进行有机结合,是中国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哲商”作为学习型、教导型企业家,就要能够将古今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
管理是一种有目标,有组织的行为。但是,从历史上看,管理要达到这种高度自觉的阶段,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的。这一发展过程,可以简要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人文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哲学管理阶段。
第一阶段是人文管理阶段。这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主要管理方式。科学管理时代是管理发展的第二阶段。以经济管理为主要内容。极其青睐对科学方法的运用,认为一切都可以用科学知识来解决。即人们常说的“工具理性”,美国的经济危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管理方式的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
哲学管理阶段也称为后现代化管理,它代表着管理学发展的新方向,从管理的发展角度来看,哲学管理并不是对“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全面否定,而是对两者的综合和扬弃。具体说来,哲学管理就是要综合文化管理与科学管理的长处,把伦理与管理,文化与科学,感性与理性,整体与分析统统结合起来,既不否定科学技术、分析方法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又不忽视社会人文和人的主观因素在管理中的影响因素,从而把管理推进到一新的高度。因此它代表着管理学自身发展的一新方向。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以阿米巴的管理创新而名闻于世,亲手创造了两家五百强企业并拯救了陷入危机的日本航空,将总结了其主要的经营理念即哲学管理,管理就是管人心,能使天下归心的只有文化。
从管理的发展历程上来看,21世纪的管理必然进入一个后现代化管理的阶段,即哲学管理阶段。
“以人为本的中国式管理”是近年来管理学界倡导的西方现代管理改良理念,它是在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增强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元素张力在管理学领域的体现,同时它也是目前人们探索后现代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生存的救世良方。
九州书院“哲商”概念的提出、哲商研究院的成立以及“哲商”哲学体系的初步建立是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新的生命,以锤炼哲学思维为切入点也是顺应现代管理发展规律,为现代企业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文化的复兴,具有高境界的哲商将引领着整个中国的商业价值体系并成为全球商业的典范。
文/谭耀华 九州书院常务副院长 《哲商》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