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杨迪超谈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二)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体篇
发布日期:2015-03-11浏览:2537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体上来讲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内在的观念、行为、习惯;二是外在的环境、资源、工具。在人的成长历程当中,环境与思想互为因果,作为家长,我们要牢牢把握对于外在环境、工具等的积极的选择和营造,以及内在思维结构、心态行为等习惯的打造和良性培养。
一、首先是要培养孩子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热爱学习,就是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是强化意愿的前提和基础,建议从为人类为社会为他人多作贡献,做一个知识丰富、品行高尚的人这角度来塑造孩子的学习心态。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以学习和成长为主要任务的孩子,正好比建造高楼大厦打地基,这时孩子若具有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就能为一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成长氛围的形成需要老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关键在于老师和家长的悉心指导、思想重视以及培养方法的得当。
1、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变为自觉的行为,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都是靠自己坚强的意志,严格的要求,努力实践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在循循善诱,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启动学生自动自发的意愿去努力实践,自觉的培养。
2、进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常规训练,在这方面要注意处理好“常与变”的关系,通过训练与实践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一定要做的,至少要做到什么程度(也就是做事情的底线是什么:比如说吃饭不能少于多长时间,不能多于多长时间等);什么时间一定要做什么事(比如睡觉不能迟于几点)等等。
3、老师和家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有良好的习惯,孩子的模仿性很强,成人应做出榜样,让孩子模仿,启发孩子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4、家长和老师看到孩子能很好的履行规矩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增强他的信心,孩子受到表扬定会重复这种良好的行为。
5、家长要始终如一,坚持不懈,耐心训练。因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家长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还必须家庭内部要求一致,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从而形成合力一起抓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好习惯成就大未来”,只要家校双方统一思想,共同努力,必然能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步向美好的未来!
三、培养孩子的四项原则——
1、关键期原则:孩子的发展是指身心的生长和变化。这种发展主要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关键期又称敏感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有一段特殊时期,其成熟程度最适宜于学习某种行为。就习惯而言,幼儿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从生理上讲,7岁孩子的脑重约1280克,基本上已经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平均为1400克);大脑皮层结构也日趋复杂化,神经兴奋的传导也更加精确、迅速。因此,幼儿期对习惯的培养来说,基本上已具备了生理基础。从心理上讲,进入幼儿期,游戏成为幼儿的主导活动。孩子不论是在探索未知、和伙伴玩耍、还是在初步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都需要伴随其行为,在行为中对幼儿来说都有无数个第一次。从行为习惯来说,首先建立什么样的条件联系,这是非常重要的。
2、差异性原则:孔子说:“有教无类。”每个人的遗传基因和后天的家庭、环境、教育都有所不同,这就造就了人与人之间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具体来说,人与人之间在气质类型、个性结构、认知风格、智力水平等方面均有差异,所以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个体的特点,不能使行为习惯的训练成为机械的固定模式。
3、一致性原则:习惯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在一个阶段内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园校是否一致,家里成员对孩子的要求是否一致,都会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因为孩子还缺乏判断力,成年人对他要求不一致,会让孩子不知该怎么做,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4、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一方面可以是人的心理过程的知、情、意、行的整体性。知可以看作为一种认识,情是情感,意是意志,行是行为。另一方面是从孩子生活、学习的整体性,也就是要把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正常的生活中来进行。
四、习惯形成的4类主要教育——
1、潜移默化的榜样教育: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对生活环境中接触最多的人的模仿。模仿是孩子最早的学习方式,父母如何待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等行为,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本没有字的生动教材。所以父母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主要前提,父母对人热情、诚恳、文明礼貌,孩子就不会对人冷漠、粗鲁;父母爱读书,经常看书,逛书店,孩子也会爱看书。有位母亲平时说话声音很大,一次她女儿和她说话声音也特别大。母亲说:“跟我说话,嗓门为什么这样大。”女儿的回答是:“跟您学的。”一位刚上幼儿园小班的男孩,中午午睡时总把脱下的外衣叠得很整齐。当老师表扬他时,他说:“我妈妈每次睡觉时总把衣服一件件叠得很整齐,放在一边。”可见,父母的言行在无形中构成了孩子学习的榜样,这就是无声胜有声。
2、主动参与的体验教育:孩子年龄小,很多道理不能理解,因此我们要在创造和设计的情境和活动中让他亲自去体验。例如,要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可以组织一些游戏,不遵守游戏规则就不能很好地玩,或者不能取胜,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又如,可以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玩,在这过程中,让大孩子学会帮助比他小的孩子,养成互相帮助、学会分享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只有在亲自参与中才能体验,而这种体验也会影响他的行为。
3、目标明确的训练教育:每个人的良好习惯,除了先天的无条件反射行为外,极大部分的行为均是后天修练学习得来的。所以,在孩子的生活、学习、做事中,根据各个年龄段的特点,父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训练,也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所必需的。孩子一开始有不少行为是在成人的要求下才做的,如饭前洗手,不断地对孩子提出这个要求,孩子就会逐渐变被动为主动,最后使其行为变成自动,这样就形成了习惯。在训练过程中,父母对孩子良好行为的正强化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当孩子按要求做时,父母一定要对他的行为进行表扬或奖励。这种强化会加速良好行为从被动转入主动再到自动,从而形成习惯的过程。
4、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教育:生活、学习中看似很细节的行为,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想法或者理念。如微笑待人,看书、涂鸦时拿笔及看电视时正确的姿势,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嚷,过马路看红绿灯、走斑马线,都是孩子日常生活中一些小事。父母如果能抓住身边的这些小事,就能让孩子自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要把握三个主体: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三是人际关系。做人要“方”,指培养孩子高尚的思想品德、严谨的生活习惯、明确的原则立场等;做事要“圆”,指培养孩子认真学习、专注做事、好问会说、勤记善思、乐于动手等良好的习惯;人际关系要“通”,这是指培养孩子的合群思想、双赢思维,一个人要成功,首先要融入,再痴迷,而后成为,而融入不仅仅是指对事物的专注、聚焦,创新与突破,还指融入团队的一种人际沟通、情商管理、参与带动等方面。因此,我们要从观念入手、从环境入手、从自身入手、从细节入手、从现在入手,群策群力、齐抓共管、营造氛围、因势利导,为家庭的幸福、事业的成就、祖国的美好明天而携手共创!
接下来我们会从六个方面来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敬请关注:1、学习:感知力、专注力,如何用心做人、聚焦做事;2、预习:认知力、敏感度,如何做到明视正听;3、复习:记忆力、思考力,达成勤记善思的习惯效果;4、练习:创造力、决断力,做到好问会说、乐于动手;5、实习:严谨度、感染力,要求重秩序、讲条理、喜记录;6、演习:执行力、合作力,要惜时讲效率:把控节奏;重事求效果:持续经营;合群聚能量:带动群体。
一、首先是要培养孩子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热爱学习,就是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是强化意愿的前提和基础,建议从为人类为社会为他人多作贡献,做一个知识丰富、品行高尚的人这角度来塑造孩子的学习心态。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以学习和成长为主要任务的孩子,正好比建造高楼大厦打地基,这时孩子若具有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就能为一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成长氛围的形成需要老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关键在于老师和家长的悉心指导、思想重视以及培养方法的得当。
1、要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变为自觉的行为,任何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都是靠自己坚强的意志,严格的要求,努力实践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在循循善诱,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启动学生自动自发的意愿去努力实践,自觉的培养。
2、进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常规训练,在这方面要注意处理好“常与变”的关系,通过训练与实践让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一定要做的,至少要做到什么程度(也就是做事情的底线是什么:比如说吃饭不能少于多长时间,不能多于多长时间等);什么时间一定要做什么事(比如睡觉不能迟于几点)等等。
3、老师和家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有良好的习惯,孩子的模仿性很强,成人应做出榜样,让孩子模仿,启发孩子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4、家长和老师看到孩子能很好的履行规矩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增强他的信心,孩子受到表扬定会重复这种良好的行为。
5、家长要始终如一,坚持不懈,耐心训练。因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家长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还必须家庭内部要求一致,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从而形成合力一起抓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好习惯成就大未来”,只要家校双方统一思想,共同努力,必然能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步向美好的未来!
三、培养孩子的四项原则——
1、关键期原则:孩子的发展是指身心的生长和变化。这种发展主要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关键期又称敏感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有一段特殊时期,其成熟程度最适宜于学习某种行为。就习惯而言,幼儿期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从生理上讲,7岁孩子的脑重约1280克,基本上已经接近于成人的脑重量(平均为1400克);大脑皮层结构也日趋复杂化,神经兴奋的传导也更加精确、迅速。因此,幼儿期对习惯的培养来说,基本上已具备了生理基础。从心理上讲,进入幼儿期,游戏成为幼儿的主导活动。孩子不论是在探索未知、和伙伴玩耍、还是在初步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都需要伴随其行为,在行为中对幼儿来说都有无数个第一次。从行为习惯来说,首先建立什么样的条件联系,这是非常重要的。
2、差异性原则:孔子说:“有教无类。”每个人的遗传基因和后天的家庭、环境、教育都有所不同,这就造就了人与人之间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具体来说,人与人之间在气质类型、个性结构、认知风格、智力水平等方面均有差异,所以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个体的特点,不能使行为习惯的训练成为机械的固定模式。
3、一致性原则:习惯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在一个阶段内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园校是否一致,家里成员对孩子的要求是否一致,都会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因为孩子还缺乏判断力,成年人对他要求不一致,会让孩子不知该怎么做,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4、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一方面可以是人的心理过程的知、情、意、行的整体性。知可以看作为一种认识,情是情感,意是意志,行是行为。另一方面是从孩子生活、学习的整体性,也就是要把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正常的生活中来进行。
四、习惯形成的4类主要教育——
1、潜移默化的榜样教育: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对生活环境中接触最多的人的模仿。模仿是孩子最早的学习方式,父母如何待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等行为,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本没有字的生动教材。所以父母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主要前提,父母对人热情、诚恳、文明礼貌,孩子就不会对人冷漠、粗鲁;父母爱读书,经常看书,逛书店,孩子也会爱看书。有位母亲平时说话声音很大,一次她女儿和她说话声音也特别大。母亲说:“跟我说话,嗓门为什么这样大。”女儿的回答是:“跟您学的。”一位刚上幼儿园小班的男孩,中午午睡时总把脱下的外衣叠得很整齐。当老师表扬他时,他说:“我妈妈每次睡觉时总把衣服一件件叠得很整齐,放在一边。”可见,父母的言行在无形中构成了孩子学习的榜样,这就是无声胜有声。
2、主动参与的体验教育:孩子年龄小,很多道理不能理解,因此我们要在创造和设计的情境和活动中让他亲自去体验。例如,要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可以组织一些游戏,不遵守游戏规则就不能很好地玩,或者不能取胜,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又如,可以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玩,在这过程中,让大孩子学会帮助比他小的孩子,养成互相帮助、学会分享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只有在亲自参与中才能体验,而这种体验也会影响他的行为。
3、目标明确的训练教育:每个人的良好习惯,除了先天的无条件反射行为外,极大部分的行为均是后天修练学习得来的。所以,在孩子的生活、学习、做事中,根据各个年龄段的特点,父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训练,也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所必需的。孩子一开始有不少行为是在成人的要求下才做的,如饭前洗手,不断地对孩子提出这个要求,孩子就会逐渐变被动为主动,最后使其行为变成自动,这样就形成了习惯。在训练过程中,父母对孩子良好行为的正强化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当孩子按要求做时,父母一定要对他的行为进行表扬或奖励。这种强化会加速良好行为从被动转入主动再到自动,从而形成习惯的过程。
4、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教育:生活、学习中看似很细节的行为,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想法或者理念。如微笑待人,看书、涂鸦时拿笔及看电视时正确的姿势,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嚷,过马路看红绿灯、走斑马线,都是孩子日常生活中一些小事。父母如果能抓住身边的这些小事,就能让孩子自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要把握三个主体: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三是人际关系。做人要“方”,指培养孩子高尚的思想品德、严谨的生活习惯、明确的原则立场等;做事要“圆”,指培养孩子认真学习、专注做事、好问会说、勤记善思、乐于动手等良好的习惯;人际关系要“通”,这是指培养孩子的合群思想、双赢思维,一个人要成功,首先要融入,再痴迷,而后成为,而融入不仅仅是指对事物的专注、聚焦,创新与突破,还指融入团队的一种人际沟通、情商管理、参与带动等方面。因此,我们要从观念入手、从环境入手、从自身入手、从细节入手、从现在入手,群策群力、齐抓共管、营造氛围、因势利导,为家庭的幸福、事业的成就、祖国的美好明天而携手共创!
接下来我们会从六个方面来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敬请关注:1、学习:感知力、专注力,如何用心做人、聚焦做事;2、预习:认知力、敏感度,如何做到明视正听;3、复习:记忆力、思考力,达成勤记善思的习惯效果;4、练习:创造力、决断力,做到好问会说、乐于动手;5、实习:严谨度、感染力,要求重秩序、讲条理、喜记录;6、演习:执行力、合作力,要惜时讲效率:把控节奏;重事求效果:持续经营;合群聚能量:带动群体。